干活!关于浮标的知识,看这篇就够了!

干活!关于浮标的知识,看这篇就够了!

何为好标?

所谓“各花入各眼”,对浮标好坏的判定因人而异,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对好浮标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以笔者为例,我刚开始玩台钓时用的是10元一支的塑料标,当时就觉得身边前辈用的那支20元的巴尔沙木浮标就是好标。

到了第二年,我觉得达摩、王冠这些孔雀羽标才是高大上,于是各买了一支,使用后才发现并没想象的那么神奇。

再后来,我又买了一套50元的芦苇标,发现比孔雀羽标灵敏很多,价格又便宜,于是我认为好标就是性价比高的中档标。

可是,没过多久我又发现芦苇标冬天吃水严重,于是又加了两套带壳孔雀羽标,吃水现象是解决了,可吃铅又似乎小了点,吃铅比也不大。

于是我又开始尝试纳米标或花高价定做大号数带壳孔雀羽标……如此不断变化,直到今年才似乎基本稳定下来,标型方面也是如此。

十几年下来,用坏的、丢失的、转手的、送人的、自用的、收藏的浮标累计已有好几十支,得到的体会就是:自己最喜欢用的那几款浮标就是心中最好的浮标。这些浮标的吃铅从1.3克一直排到6克;标型有枣核,有中长身,也有细长身;材质以芦苇和孔雀羽为主,还有少量纳米标。

价格从50元到200元不等;被用于笔者2.7~8.1米的手竿上面,应对不同的鱼情和水情;其共同特点是在同类浮标中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标尾视目清晰、同心度好、吃铅比大,它们都是笔者眼中的好标。

浮标的选用

浮标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小鲫鱼浮标、大鲫鱼浮标、混养鱼浮标。

下图是小鲫鱼浮标的经典造型(这一般是羽毛的):

【小鲫鱼浮标】

这种细长身短脚短尾的浮标非常适合垂钓小鲫鱼。由于小鲫鱼一般不会像大鲫鱼那样截口,所以浮标应满足翻身快、到位快、出口信号明显这三个要求。当然,小鲫鱼标不一定非要用这种细长身的标型,枣核型浮标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无论是细长身还是枣核型,小鲫鱼浮标的标尾都不宜过长,通常以13目为上限。笔者习惯以标尾目数是否超过13目作为判断某支浮标是否为小鲫鱼浮标的主要依据。

下图是大鲫鱼浮标的经典造型:

【大鲫鱼浮标】

大鲫鱼,尤其是养殖的大鲫鱼,通常有截口的习惯,所以,钓者在钓大鲫鱼时需要适当延长标尾的目数来增加浮标下降过程中的行程。与此同时,为了保证一定的效率,行程又不能太长,所以,这种中长脚、中长尾的浮标就成了垂钓大鲫鱼的主流标型。笔者认为,大鲫鱼浮标的标尾目数应在15目左右。

下图是混养鱼浮标的经典造型:

【混养鱼浮标】

一般来说,垂钓混养鱼应使用长竿,配吃铅大的浮标,以便抛投;另外,由于鱼的吸食力度比较大,对浮标的灵敏度要求不是那么高,所以,混养鱼浮标的第一要素是浮力大,灵敏度次之。那么,标身又粗又长的浮标就可以很好地满足要求。所以,混养鱼浮标通常以粗长身、短脚中长尾标型为主。

除了上述三种常用的标型外,钓者若在水草茂盛或水位很浅的钓点施钓,需要使用下面这种短脚短身短尾的水皮浮标:

【水皮浮标】

上述几种标型的选用考量仅供一般性的参考,钓友们应结合自身实践加以验证,不可生搬硬套。以笔者为例,在水深不大、鱼情不快、使用短竿野钓的情况下,我偏爱下面这种枣核标:

【在水不深、鱼情不快、使用短竿野钓的情况下,我偏爱使用这种枣核标】

这种浮标的标身比较短,有一定的抗走水的能力;标脚、标尾都比较长,钓行程和钓底都不错。不过,使用长竿垂钓深水时,这种枣核标就不太好用了。长竿钓深水时,浮标所受浮力必须较大,如果使用枣核标,则标肚横截面积必然大,而标肚横截面大了就不利于出“顿口”。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时,笔者更愿意用下面这种刚性好的细长身大号芦苇标。

【长竿钓深水时,笔者习惯用这种细长身大号芦苇标】

关于浮标的选用,笔者还总结了下面几条自认为比较重要但少有人提及的要点:

①标尾太细的浮标不一定就有灵敏的效果,原因是标尾太细的浮标对饵料的控制力不够,正常施钓时往往处于偏钝的状态,尤其是饵球重量较大的时候。

②标身(材质、形状、大小)相同的硬尾浮标,标脚、标尾长(粗细相同)的吃铅比肯定比短的小,因为实心标脚或标尾的密度比标身材料大得多。

③钓深水时,最好选用大号细身浮标,并适当调得高一些。号数大可以保证水线绷直,细身则更利于出现明显的“顿口”。

④再好的浮标都存在一定的吃水现象,尤其是芦苇标。因此,钓者在垂钓一段时间之后,最好检查一下浮标的调目。

⑤每款浮标都是多功能的,在野钓中更是如此。比如,非行程标也可以通过改变调目钓目、调整子线长短以及铅坠定位等手段达到打行程的目的。当然,前提还是钓者要提高自身的观标能力。

⑥ 浮标是为钓鱼服务的,用好一支浮标,读懂浮标的语言,远比选择一支浮标更重要。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笔者觉得,钓技文章的最终目的是使钓友们获得一种“思维上的能力”,而不只是机械地照搬。笔者以竞技钓“进攻型钓法”与“防守型钓法”中的浮标选用为文本结尾,希望能对钓友们有所启发。

所谓“进攻”与“防守”必然要结合钓法来谈,而不是把浮标简单定义为“进攻型标型”或“防守型标型”就草草了事。

以钓鲫鱼为例,“进攻型钓法”与“防守型钓法”之间其实并没有死框框,也没有明显的界定区分,它是钓手们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比如您用一支短身长脚长尾的“行程标(一般认为它是主动进攻型浮标)”钓1.5米水深,目标鱼是生口大鲫鱼,哪个位置有口就钓哪儿,这算是进攻形钓法吗?

或许在春季(水清、鱼密度不太大,且容易聚堆趋温),采取这种打法能抢到不少鱼;但若是在70分钟或90分钟的比赛中,一上来就这么打,可能后半场就钓晕了(除非在大边钓位),那么这种钓法到底算进攻还是防守呢?

“进攻”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战术,用钓鱼人的话说就是“变被动钓鱼为主动控鱼”,是一种意识上的升华。比如短脚长身软尾标,它翻身较慢,就位较快,适合用来“糗底”,那应该算是一款“防守型浮标”了?其实不尽然,许多钓友习惯用软尾标抽浮,把鱼调控在一定的水层,然后施钓(控好了经常“双飞”),即所谓“钓中有控,控中有钓。钓控结合,钓得明白。”那么这款“防守型浮标”不是也起到进攻的作用了吗?

如果您在对付快鱼的时候用超大号的长身软尾标钓底,或用小号标跑重铅钓底,躲开中上层鱼的干扰,把较健康的鱼群稳稳压制在底层,这算是进攻还是防守呢?从主动性上讲,这依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进攻型钓法;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钓底”又是一种稳扎稳打的“防御”。

说了这么多,其实笔者想说明的只是一种思维方式。钓者站在不同角度,或处在不同的阶段,对“钓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同理,在一位钓手手里,一款浮标既可以用来进攻,又可以用来防守;而同样的浮标,新手对它可能还缺乏更多的认识和运用体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365在线体育app下载 跻的解释

跻的解释

📅 06-27 👁️ 9898
365bet官方网站下载 世界杯官网入口:2026赛事最新观赛指南与购票通道

世界杯官网入口:2026赛事最新观赛指南与购票通道

📅 06-27 👁️ 2261